“春砂仁”主產于廣東陽春市,歷史悠久,歷來被視為“醫林珍品”,馳名中外。“春砂仁”氣香濃郁,具有健胃、旺氣、消食等功效,是古代越兵行軍必備物品。公元551年,冼夫人出兵征討李遷仕凱旋而歸,軍隊遇到極盛的瘴氣侵襲,士兵們出現了胸悶、嘔吐等癥狀,軍醫這時想到陽春特產的砂仁正可緩解這種癥狀,卻發現軍中所帶的春砂仁竟然掉落在了慶功宴飲時留下的酒壇里。聞訊趕來的冼夫人從壇中取出春砂仁,酒中飄出一股清香沁入心脾,頓感精神抖擻,冼夫人感到這正是天賜良藥。因為春砂仁具有化濕開胃、溫脾止瀉的功效,軍醫據此結合行軍所帶中藥材調制出了春砂仁酒,果然解決了一時瘴毒病害,士氣振奮。
此事在民間迅速傳開,紛紛效仿。至明朝時期,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四處搜求民間驗方,他結合陽春地區人們用春砂仁泡酒的情況,對砂仁酒的制法和功效等作了總結并載于《本草綱目》中,謂其主治“消食和中,下氣、止心腹痛。”歲月更迭,春砂仁泡酒古法卻一直在陽春民間傳承沿襲。1956年,地方國營陽春縣合水聯合加工廠(原陽春酒廠前身)組建“春砂仁酒”課題小組對民間泡酒古方進行調研,參考《本草綱目》等古代藥典對『砂仁酒』的記錄等,制定出國內春砂仁酒釀制技術系統工藝標準,并在1957年正式推出春砂仁酒產品,一度引起陽春地區大小作坊效仿。經過近60年傳承創新,陽春酒廠形成完整技術工藝體系和傳承譜系,其出品的春砂仁酒于1994年榮獲果露酒國家優質酒稱號。